关键词 |
铸铁宝鼎,无锡宝鼎,大殿前生铁古宫宝鼎,大殿前生铁古宫宝鼎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香炉。因作鼎形,故称。 清 陈维崧 《百字令·雨窗怀松之南水》词:“宝鼎香焦,画廊花瘦,阮又无心摘;茶烟飏起,细煎花乳翻白。”指鼎炉,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。 程善之 《春日杂感》诗:“宝鼎炼神药,不如手中巵。”
重器:泛指珍宝。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多予之重器。这里是指青铜之器,肇始于夏,鼎盛于商周,衰微于春秋战国。青铜“礼器”,其铸造精美,品类繁多,是商周文化中具代表性的器物,并具有“明贵贱,辨等列”的作用,所以又名“重器”。
除四把及裹横外,宝另传单式鸡形歩、马形歩、螺旋歩、龙折身、虎抱头、侧身鹞形、纵身猴形、单把、双把、抖把、丢把、踩式、推手、古树摆枝、迎风贯斗及婴儿扑食等。
古代的鼎。原为炊器,后以为政权的象征,故称宝鼎。 2.香炉。因作鼎形,故称。 3.指鼎炉,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。
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。商周时期青铜鼎器型有圆鼎和方鼎之分,圆鼎出现较早,流行时间较长,数量也较多。在目前所见的商代青铜圆鼎中,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子龙鼎是体量大的。周代大型青铜圆鼎则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大盂鼎、上海博物馆所藏大克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毛公鼎负。
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上海博物馆推出“礼和万方——商周青铜鼎特展”,子龙鼎、大盂鼎、大克鼎联袂亮相国博,与观众“”对话。
大盂鼎、大克鼎均出土于陕西,为清代官员、金石学家潘祖荫所得。抗日战争期间,为躲避日寇劫掠,双鼎被装入木箱埋藏于苏州潘宅地下。1951年,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双鼎捐赠给上海市文物管理,后入藏上海博物馆。1959年,中国历史博物馆(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)开馆,大盂鼎应征北上,大克鼎则作为“镇馆之宝”留在上博。
商周时期代表性的青铜礼器,参与展出的还有铸铜陶范和大盂鼎、大克鼎、毛公鼎的几种珍贵拓片,从用鼎制度、造型艺术、纹饰、铭文、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呈现商周青铜礼仪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“九龙宝鼎”整座由青铜浇铸而成,鼎身和鼎足共铸有九条金龙,鼎身连续不断的环带纹饰,线条粗犷,具有西周时期鼎形制为稳定雄健和质朴庄严的特点。中国历史博物馆决定收藏九龙宝鼎子鼎,并向肇庆市颁发了收藏证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