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早期龙纹瓷器考述
龙纹自古以来就是应用为广泛的装饰纹样之一。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青铜器、玉器、陶器、漆器、瓷器、金银器、绘画等无一例外均有其出现。而明代瓷器烧造规模庞大,数量,明早期 (洪武、永乐、宣德) 存世之作更是精美。因此,研究明代早期龙纹的发展对揭示我国瓷器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青花云龙纹盘 明洪武
故宫博物院藏
现阶段,学术界对于明代早期龙纹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:1、洪武朝此类瓷器流传数量很少,胎体和纹饰均与元代十分相似,不易区分;2、永乐瓷器在图案装饰上已改变前朝风格,更为秀丽、典雅,趋于疏朗清秀;3、宣德龙纹数量增加,形式更为多样,其中团龙更是一大特色。
明代早期龙纹瓷器个例
博物馆藏品是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目的,根据自己的性质,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。博物馆藏品具有的重要历史、科学或艺术价值,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。考古发掘收集的遗物也具有真实性、可靠性的特征。因此,研究现有的馆藏及考古出土物是了解明早期龙纹瓷器的重要途径。现进一步分析三件代表性器物,以揭示明代早期龙纹的特点。
1、洪武红彩云龙纹残盘
现藏于南京博物院,1964年出土于南京明故宫玉带河的疏浚工程中,是龙纹瓷器典型代表,出土仅为残片,经过复原,口径为15.6厘米,内心绘三朵短脚飘带云,内、外壁各绘两龙,图案透过灯光观察完全重合,碗心浅刻“风带如意云”纹。其龙嘴微张,脖颈较细,五爪呈团形,指尖锐利,背部有火焰状飘带,肘毛三根。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官窑瓷的典型纹饰,还见到有红釉印花、蓝釉印花、青花印花等品种。
2、永乐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
出土于景德镇御窑厂。梅瓶形体矮胖,线条流畅,造型敦实,采用刻画的方式。龙口紧闭,发上冲呈三角状,五爪。眼部上有两根直立向上的胡须,下领胡须分为两部分,前面一半数量较多,后半部略有卷曲。其间点缀以朵云、海水纹、火珠等图案。此时期釉里红制作工艺技术经过洪武时期的发展已经成熟,所以釉里红器物,特别是釉里红龙纹器物有所增加。
3、宣德青花红彩海水龙纹盘
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。高4.4厘米,口径22厘米,足径14厘米,敞盘口,盘腹较浅,圈足,口沿内外都用青花勾边。外壁为红彩海水满地,上绘九条青花龙穿梭于海水浪花之间;内壁仅在内心画有一条青花侧面龙,与釉里红海水及白色卷浪相映成趣。龙纹紧凑,整体呈团形,首尾同在一侧,身形矫健,有腾空飞舞之感。
除以上几件以外,我国博物馆还存有大量明代早期的龙纹瓷器。据耿宝昌先生《明清瓷器鉴定》的介绍及其它资料,洪武朝主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花龙纹盘、红釉龙纹盘,美国堪萨斯阿脱肯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外酱釉、里霏青釉高足碗,上海博物馆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釉里红龙纹双耳瓶、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青花云龙三足炉以及菱花口龙纹盘、龙纹高足碗、缓带葫芦瓶等器物。
查看全部介绍
网站地图